纪德《人间食粮》摘录
• 抛开优越感吧,那是思想的一大包袱。
• 关键是你的目光,而是你目睹的事物。
• 忧伤无非是低落的热情。每个生灵都能赤身裸体,每种激情都能丰满充实。
• 任何感觉都是一种无限的存在。
• 我们的行为依附我们,犹如磷光依附磷。这些行为固然消耗我们,但是也化为我们的光彩。
• 我的全部财富全带在身上,正像东方妇女带着全部家当到阴间。我在生命的每个瞬间都能感到身上携带着全部财富。这财富并不是许多实物的总和,而是我忠贞不贰的崇拜。我时时刻刻都完全把握自己的全部财富。
• 智者就是见什么都感到新奇的人。
• 生命最小的瞬间,也比死亡强大,是对死亡的否定。
• 凡是没有体验过的认识,对我都没有用。
• 人世界我所知的最美的东西,就是我的饥饿。我的饥饿总是那么忠实,忠于总是等待它的东西。
• 切莫再想去尝旧日的清水。切莫在未来中寻找过去。要抓住每一瞬间的新奇,不要事先准备你的快乐,要知道,在你有备的地方,会猝然出现另一种快乐。
• 任何幸福都可遇而不可求,就像乞丐一样,你走在路上随时都可能碰见。你若是说你梦想的不是这样的幸福,因而一口咬定你的幸福已经断送,而你只肯接受符合你的道德原则和心愿的幸福,那么你就会处处不幸。
• 自称幸福而又思考的人,才真正称得上强者。
• 每人的不幸,就在于每人总在观察,又让所见之物从属于自己。其实,每个事物重要与否在于本身,而不取决于我们。
• 人生只有一个春天,追忆某次欢乐,不等于又接近幸福。
• 书本给我们指出每种短暂的自由,指出所谓自由,无非是选择自己的奴役地位,至少选择如何虔诚。
•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,等待随便哪种未来。我深知,就像疑问面对早已等在那里的答案一样,面对每种快乐而产生要享乐的渴望,总要先于真正的享乐。
• 我比什么都珍视友谊,但又绝不依附。
• 我们算什么,无非存在于这生命的瞬间,任何未来的东西还未降临,整个过去就在这瞬间逝去了。我们生命的每一瞬间,都根本无法替代。
• 须知我的心灵在世上无牵无挂,始终一无所有,我可以毫无留恋地死去。我的幸福基于奔放的热情。我狂热地崇拜,不加区别地穿越一切事物。
• 我们感官的所有乐趣,就像幻景一样残缺不安。
• 一切事物,都异乎寻常地自然。
• 变化无穷的景物不断向我们昭示:我们尚未认识景物所包容的幸福、沉思和愁绪的所有形式。
• 最甜美的睡眠也抵不上醒来的时刻。
• 有些住所环境极美,但是无论哪处我也不愿久留。担心门窗一关便成陷阱。那是禁锢精神的囚室。
• 我向往新的光明,直到夜阑。如今我还未盼到,但还是寄予希望,我知道从哪个方向破晓。
• 生活对我们曾经是野性和骤然的滋味。但愿这里的幸福,赛似荒冢的繁华。
• 汲来之水,恰如人的智慧。人的智慧,你没有江河流水那种永不枯竭的清凉。
• 不要过分等待,要听从最亲切的劝告,让未来缓慢地侵入你的肌体。
• 万物都喜爱生存,而生存之物无不安乐。
• 人就是为幸福来到世间,自然万物无不这样指点。正因为努力寻求快乐,植物才发芽,蜂房才酿满蜜,人心才充满善良。
• 文字的一种艺术,更为精妙,也更明快,不尚浮华辞藻,也不图证明什么。
• 我一旦确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,不料幸福就开始常驻心头了,是的,就是从我确信我什么也不需要就能幸福的那天起。我朝利己主义刨了一镐头,心中立刻大量涌流出快乐,足以供所有人畅饮。我随即明白,最好的教导就是表率。我把自己的幸福当成一种使命来承担。
• 常怀感激之情,我就懂得将迎面而来的一切化为快乐。
• 任何美德,惟有舍弃自身才能圆满。果实的无比甜美,就是要追求萌芽。真正的雄辩是放弃雄辩。个人惟有忘我才能得到确认,只考虑自己的人举步维艰。我一向最赞赏不知其美的美。最动人的线条,也是最柔顺的线条。基督正是放弃了神性,才真正变为上帝。
• 老实说,冲击不幸的那种幸福,我绝不要。剥夺别人财富的那种财富,我也绝不要。如果我的衣裳是剥夺别人身上的,那我宁愿在世上光着身子。
• 一件艺术品,如果只能由我一人欣赏,那么它越美,我的忧伤也就越压到我的快乐。
• 我的幸福就在于增添别人的幸福,我有赖于所有人的幸福,才能实现个人幸福。
• 我早就觉得,快乐比忧伤更珍稀,更难得,也更美好。一旦发现这一点,无疑这是此生所能有的最重要的发现,快乐对于我来说,就不仅像过去那样是一种天生的需要,还成为一种道德的义务了。我认为,向周围传播幸福,最有效、最可靠的办法,就是本人做出表率,因此,我决意要幸福。
• 搅得我们寝食不安的某些问题;当然不是微不足道的,但根本解决不了——我们的决定若是依赖这些问题的解决,那就太荒唐了。因此尽可以不管。
• 上述的考虑促使我,而且始终促使我更注意倾听自然历史的教导,而不是人类历史的教导。我认为人类历史的教导收益不大,这种教导始终恍惚不定。
• 善良不过是幸福的辐射。通过幸福这种简单的效应,我的心就奉献给所有人了。
• 我明显感到一种不变贯穿我的多变,我感到的多变,却总是我。这种不变,既然我知道也感到它存在,那么又何必去争取呢?我这一生,始终不肯努力认识自己,也就是说,不肯探究自己。我总觉得,这种探究,更确切地说,这种探究的成功,势必给自身存在带来几分局限和贫乏;或者说,只有少许相当贫乏和局限的人,才能认识并了解自己;在确切点儿说,这种自我了解,会限制自己的存在和发展,因为,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,就想保持,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,还因为人最好不断地保护那种期望,保护一种永恒的、难以捉摸的变化。比起反复无常来,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,更讨厌要忠实于本身的某种意志,以及害怕自相矛盾的心理。此外,我还认为,这种反复无常只是表面现象,其实正好应和某种深藏的连贯性。我同样认为,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,我们总受语言的欺骗,因为言语强加给我们的逻辑,往往比生活实存的还要多,而我们身上最宝贵的,正是尚不确定的东西。
• 须知人在风华正茂的时候,心灵和肉体就最适合恋爱,最有资格爱,也最有资格得到爱,拥抱起来最有劲儿,好奇心最强烈也最有教益,情欲也最有价值,然而,也正是在这种年龄,心灵和肉体最有力量抵制爱情的撩拨。
• 我觉得一切可能阻碍幸福的东西,都是可恨的,诸如胆怯、气馁,互不理解,诽谤中伤,美化臆想的痛苦形象,徒然渴望不现实的东西,党派、阶级、民族或种族的纷争,一切把人变成他自身和别人的仇敌的东西,不和的种子,压迫,恐吓,拒绝,等等。
• 人要逐渐摆脱从前保护自己、今后要奴役自己的东西。
• 你期待的这种人,向你自身索取吧。从你自身得到吧。要敢于成为你现在这样的人。不要轻易放过自己。每人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可能性。要坚信你的力量和你的青春。要不断地对自己重复说:“这事儿完全取决于我。”
• 首要可贵之点:耐心。与单纯的期待毫无共通之处。不如说耐心同执着相交融。
• 你要力图使哀怨对你毫无作用。自己能获取的,就不要哀求他人。
• 朋友,不要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。要始终确信,生活,无论你自己的生活还是别人的生活,能够变得更美好。不要相信另一个世界的生活,不要用来世生活来安慰现世生活,来帮助我们接受现世的苦难。不要接受。有朝一日,你开始明白,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苦痛,责任不在上帝而在人类本身,你就不再甘心忍受这一些苦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