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美主义|美感应当是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吗?

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. Symphony inn White No. II: The Little White Girl. 1864. Oil on canvas. 76.7 X 51.3 cm. Tate Britain, London

詹姆斯·惠斯勒《白衣交响曲第二号:白衣小女孩》𝟙𝟠𝟞𝟜. 布面油画. 76.7 X 51.3 cm.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,伦敦

✦ 惠斯勒(1834 - 1903)是一位活跃于美国镀金时代的美国艺术家,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,21岁时怀着成为艺术家的雄心前往巴黎学习艺术,从1859年开始,他主要驻扎于伦敦并建立起事业,从此未曾返回祖国。多年后,他成为19世纪美术史上最前卫的画家之一。作为一名旅居者,惠斯勒没有受到当时艺术界为道德而艺术的趋势的影响。相反,他追求唯美主义,是“为艺术而艺术”(l'art pour l'art)信条的主要支持者,这种理论认为美感应当是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。

惠斯勒发现绘画和音乐之间有相似之处,并将他的许多绘画命名为“编曲”、“交响曲”和“夜曲”,强调音调和谐的首要地位。他从伦勃朗、委拉斯开兹和古希腊雕塑作品中汲取灵感,并将其融入到他的艺术中,从而形成了自己极具影响力的个人风格。像印象派画家一样,他把自然作为一种艺术资源。惠斯勒坚持认为,艺术家有义务解释他所看到的,而不是成为现实的奴隶,并“从混乱中带来光荣的和谐”。

✤ 这幅画是惠斯勒尝试唯美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,画中描绘了他的情妇兼业务经理乔安娜·希弗南(Joanna Hiffernan),艺术家将柔和的服饰和人物与线性的几何形状形成对比,使用细而精致的笔触和几乎透明的颜料层,创造了白色、黄色、红色、粉红色和蓝色的交响乐,在视觉上呈现出多种色彩的和谐组合。在一个层面上,这幅画是抽象色彩、形状和构图的感性展示。值得一提的是,壁炉上的青花瓷花瓶,乔安娜手中的扇子,以及盛开的樱花,无一不体现了艺术家对亚洲元素的兴趣。

惠斯勒的好友,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诗人阿尔加侬·查尔斯·斯温伯恩曾为此画作诗《镜前》。其中的选段如下:

沉着苍白的脸仰起头,

透过不眠的双眼

她看到漂泊的旧爱,

她不知道为什么,

旧爱与逝去的恐惧顺流而下,

听得见全人类的眼泪在天空下流淌。

❖ 唯美主义运动是于19 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运动,倡导纯粹的美和“为艺术而艺术”,强调艺术和设计的视觉和感官品质,而不是出于对实用、道德或叙事的考量。《白衣交响曲》体现了惠斯勒的理论,即艺术本质上应该关注和谐的色彩安排。屏幕那端的你是怎么想的呢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。

Shuhan Mei艺象集Comment